發佈時間:2021-02-08
通識科積弊已久,變革在即,教育局2月2日向全港中學發通函,就修訂後代替原有通識科的新科課程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學校問卷調查,內容披露新科目課程框架等多項內容。修訂後的「新通識科」有何特點?社會反響如何?
新科課程內容 課程更名: (圖片來源:香港01) 通函問卷中,教育局提供了5個新科的候選名稱以代替以往的「通識教育科」,包括:公民與國家科、國民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民與文化科、社會教育科。(同時也開放征集新的冠名建議) 課程結構新框架: (圖片來源:文匯報) 重新修訂後的新科課程,比起原本內容過於寬泛的通識科內容精簡不少(原通識科內容請點擊此處查看詳情)。 原通識科包含6大單元12大主題,現改為3大主題10大課題,包括: 主題一:「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課題: 「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 國民身份認同 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 其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學習重點包括國家與香港的憲制關係,提及主權治權在中國,亦增加《港區國安法》的部分,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 主題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課題: 改革開放與人民生活的轉變 國家最新發展與香港融入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參與國際事務的行動及倡議 課題重心包括改革開放發展歷程的概略及相關策略,國家近期發展規劃重點與香港的聯繫等。 主題三: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課題: 經濟全球化 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 全球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 重點關注全球化交流與發展,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包括高新科技、可持續發展理念、公共衛生等熱點話題。 增專題研習元素: (圖片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通識科原本佔公開試總分20%,學習時數長達82小時的獨立專題探究(IES)由新設的「內地考察」取而代之。 內地考察部分並不涉及公開考試,考察主題為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佔10小時學習時數。 學習重點包括文化遺產的保育與傳承,包括應用科技進行保育。學生往內地考察前須有詳細計劃及閱覽資料,事後要撰寫考察報告。 新評核模式: 新科課程樣本試題 通識科文憑試原有兩份試卷,考試時間合共3小時15分鐘。 新科考試將簡化為一份試卷,總考試時間由1小時45分鐘至時間約2小時30分鐘不等。 新卷不再設有長答題,設有甲部短題目或多項選擇題,分數佔試卷30%,旨在評核考生對科目的重要知識、概念和詞彙的理解,並就相關情境作出分析。 乙部為資料回應題,比重為70%,旨在評核考生在識別、應用和分析資料的能力,所有題目均須作答。考試成績也由原來7個等級改為「達標/不達標」兩種等級。 新科課程樣本試題 總結: 此次修訂後新科課程的重點包括: 精簡了課程內容和專題研究,新科課程建議總課時為130小時至150小時。比現時通識科總課時(250小時)釋放出近100小時的課程時間; 公開考試只設「達標」與「不達標」,釋放考試壓力; 重視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積極態度及國民身份認同,學習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和法治; 提供內地考察機會,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 設立「適用書目表」; 保持科目為必修必考。 教育局表示,是次通函旨在了解學校對優化方案的建議和意見,調查為期一個月,並會為學校領導層和前線教師安排簡介會,解釋優化方案和聽取意見。 若方案獲接納,最快可於新學年中四級起實施,並於2024年文憑試生效。 爭論聲音 教協:諮詢欠誠意,贊成認識國家反對單一灌輸 (圖片來源:文匯報) 此消息一出,以政治掛帥而經常在通識科議題上大做文章、自詡是「教育專業團體」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迅速表示,聲稱課程聚焦國家的發展及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角色是「政治干預課程」云云。 教協以往一直聲稱「教通識壓力大」、「獨立專題研究耗時」、「內容空泛」等,至近年發現「黃師」、「黃教材」可藉通識滲透學校後,就改口稱通識科有助「新一代的學生培養關心社會的風氣」。 教協副會長、中學通識科教師田方澤指,問卷前設是同意修訂方向,無反對選項,極具引導性。他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難以反映前線教師的聲音。他希望政府可以收回諮詢文件,認真聆聽前線的聲音。 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新科範疇較以往聚焦 (鄧飛,圖片來源:文匯報) 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認為,新科三大主題的設計,較以往六大單元更為聚焦,「作為政治與經濟的普及教育,學生更有基礎知識,總好過現行課程在課時與知識不足下,很快跳到評論」。 他認同國家安全是全新概念,本地相關學者不多,教師認知有限,認為當局與書商可邀請內地相關學者,參與教材撰寫。 他又指新科提到「中國國籍及中國公民的概念」較為複雜,涉及法律定義與實際情況外,近日中國政府不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有關概念仍在變化,教師處理不易。 新課程修訂委員會主席劉智鵬:國教有甚麼問題? (劉智鵬,圖片來源:頭條日報) 負責修訂新課程的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表示,形容新課程「某程度上是國民教育來的,告訴香港人知道,你的身分是甚麼,你的身分就是中國人」。 「國民教育有甚麼問題?我完全不明為何香港人對『國民教育』四字,好像要拔槍似的,其實地球上所有國家都在做其國家的國民教育,但它又不僅是,我們大致上還會包括香港、國家、世界。」劉智鵬說到。 對於有聲音認為新科課程令學生的認識不全面,會否只是認識正面的內容,劉智鵬說:「沒有任何負面事情發生,這是不可能的。例如近十年,中國對貪腐的整治很大力,這說明一件事中國這國家的確有很多問題、很多貪腐,的確採取了措施去執拾(改善),其實可以這樣說,你認為是正面或是負面?」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不僅僅是國民教育 (圖片來源:晴報) 楊潤雄表示,課程展現培養學生國民素養,建立對國家認同,目標絕對正常,希望學生能夠立足香港,了解國家發展,構建國際視野。 他又稱,新的通識科課程架構包含香港、國家和世界議題,而討論香港情況就會觸及一國兩制、《基本法》和《憲法》,在國家於改革開放後的發展,就會提及香港在當中的位置和作用,強調不能因新課程有3分2提及國家的事,就簡單理解為是「國民教育」。 專家建議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改革屬「應行之事」 (黃玉山,圖片來源:香港01) 黃玉山當年有參與討論新高中學制及課程的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早前參與團結香港基金的通識教育研究,擔任報告的報告首席顧問。 黃玉山形容現今才決定改革通識科是來得有些遲,但認為大型教育改革出現問題並不出奇,作檢討及調整是「應行之事」。 「教育改革都是嘗試,試完發現不可行,現在更改也沒問題。」 (圖片來源:香港01) 黃玉山承認或有師生反對改革,但期望大家理解「教育是全社會的事」,老師須接受社會有不同意見及看法。 他認為,教育目標是為學生建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開拓知識及訓練溝通能力,學校應培養學生須具備思考及解難能力,而真正的知識需經歷時間考驗,中學階段宜先鞏固及加強學生的知識,「中學生不是研究員,應待大學才研究」。 香港通識教育會副會長李偉雄:有助加強學生免受誤導 (李偉雄,圖片來源:明報) 李偉雄指,本次通識科主題清楚點明「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緊扣和確立與祖國的關係,其中更點明了法治精神的意義,包括遵守法律、司法獨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這些都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是每個香港人都應認識和珍惜,有助加強學生免受誤導,避免所謂『違法達義』歪理重現。」 至於考卷只設一份,李偉雄指樣本試卷有考核基礎知識,乙部分亦有一定分析要求,改動後應試壓力應可大減。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教界推動常被外力阻撓 (黃錦良,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本港過去出現了『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歪理,令部分年輕人法治意識薄弱,社會動盪不安」,本身是小學校長的黃錦良指,教界其實一直重視推動價值觀教育,惟以往經常存在外部因素阻撓,包括別有用心者不斷抹黑及妖魔化國民教育,令教界變得被動。如今政府積極作為,相信有助撥亂反正。 他強調,價值觀教育涵蓋內容眾多,「同理心」旨在教導學生互相包容,「從個人出發,達至社會和諧」;讓學生認識憲法和基本法,培養學生守法和尊重法治;公民、國民意識等更應從小做起,打好基礎。 他期望教育局未來可更積極作為,提供教材予教界使用,「始終法治教育較難以校本處理,應有一套內容和要求,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誤解或偏見。」 香港已經回歸祖國24年,落實「一國兩制」已進入了「50年不變」的中期,而通識科在十多年間走了不少彎路,如今改革通識科,目的是回歸正途,恢復通識教育應有的功能和意義。 課堂是神聖的,無論教材還是老師,均需向學生提供真確無誤的知識,通識科也不例外。唯有充實真實客觀的國民國情教育,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通識觀,提升其真正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受錯誤思潮誘惑,尊重國家、崇尚法治、涵養包容、開闊眼界、與時俱進,為建設更美好的國家和香港發奮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