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香港「高考」歷史試題遭取消!一文帶你了解來龍去脈,誰應為此負責?

發佈時間:2020-06-08

5月22日,塵埃落定,在上週DSE(香港高考)歷史試卷中飽受爭議的8分大題

被考評局DQ取消。


「DQ」是「Disqualify」的縮寫,意指資格被取消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22)


這「一題激起千層浪」的試題風波

來龍去脈?究竟為何?

(讓我們回溯到5月14日,香港高考歷史科考試當天……)



WHEN:什麼題引發了爭議?


2020年5月14日,DSE歷史科考試告一段落,而其中的一條試題卻引爆社交網絡,引起了社會各界激烈而持久的討論。


原題如下:

image.png

(圖片來源: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


WHAT: 爭議中,香港教育界怎麼說??


考試結束以後,教育局 立刻發聲,嚴厲譴責該試題傷害民族感情: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01,5.15)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更是指出,這樣偏頗的試題是具有引導性的,沒有討論空間。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碧華也表示,試題出得極不合理: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15)


於是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出題方——考試及評核局(簡稱考評局)。對此 考評局秘書長蘇國生 在15號的回應是:


「 歷史科考試剛完成,仍未開始閱卷程序,目前實不宜就試題做出評論,恐會影響閱卷的公平公正,有損考生利益。


考評局十分重視教育局及外界對今年歷史科試題額意見,將會嚴肅跟進處理,並對有意見認為試題可能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深感遺憾。」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15)


考評局曖昧不清的態度,讓爭論的激烈程度不降反升。


教育評議會(簡稱教評會,由一群教育工作者所組成,關註香港教育事務,為香港教育政策提供建議的團體)嚴厲譴責考評局及相關人員,認為該試題有違歷史和教育準則,其擬題人員可能存在政治取向,可能已構成涉及違反考評局擬題應有守則,亦違反教育人員專業操守,更違背香港教育人員必須承擔國民教育應有之義。敦促教育局及考評局沒追究、紀律處分涉事人員,甚至應該考慮撤職。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15)


但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 教協,由各階段教師組成的工會,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又發表聲明表示不同看法,譴責教育局的說法粗暴踐踏教育專業,以及扼殺理性討論空間。


一時間各方說法甚囂塵上,爭論不休。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副主席鄧飛 撰文指出:「是非面前,豈能用利弊衡量?」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節選自明報,5.19)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 批評題目出的不理想,有關1900至1945年中日關係的教學,每所學校都會以侵略及經濟掠奪為主題,定是弊多於利的,考生在這條題目上能闡述的觀點很少。

image.png

(圖文來源:頭條日報,5.16)


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 受訪時指:只要談及種族問題,有正常思想的人都不會提及,出題人水平不夠,有些問題是untouchable,是不可以講(討論)的。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17)


小編認為,對於其他國家而言,日本侵華戰爭可能只是一件歷史書上記載的一段史實。


而對於身處其中,經歷被侵略和戰爭暴行的中國人而言,這段歷史實是心上一道永遠不會愈合的傷痕,是需要每一代中國人銘記的歷史記憶,是不能用這種「分析利弊」的問題來討論的。這道題目嚴重傷害了民族的情感,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WHO: 誰該負責?

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這樣一條極具爭議且不合理的試題,如何能見於DSE試卷上?誰又該為此負責?

作為出卷方的考評局自然與此事脫不了干係。不如我們先來看看DSE的試卷是如何製作的: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


出卷過程看起來井然有序,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源頭的「審題委員會」掌握了整份試卷的定案大權。


而這個審題委員會的成員身份是保密的。


其構成根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質素保證框架》,「審題委員會」一般設5個職位:一名試卷主席、兩名審題員、一名擬題員,以及考評局負責該科的科目經理。因應卷別長度,可由數人分擔職位。


其中,「科目經理」的權力甚大,負責挑選及委任委員,足以左右試卷出題方向和大局。科目經理只由少數考評局高層管理,又能搬出保密條文當擋箭牌,導致他們「佔山頭,劃地盤」、「自己管自己」,行事問責代價極低。


已有專欄抨擊考評局內部亂象:

image.png

(圖文節選自明報專欄《考評局改革,刻不容緩》,5.20)


考評局被質疑,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就在在今年5月初,曾經熱議的高考洩題案主人公蕭源——香港中文科「補習天王」,法院裁定兩項串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



使人不得不質疑,考評局日日掛在嘴邊的「保密性」,是否能做到?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11)


早前,更有傳媒報道身為考評局「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歷史委員會」評核發展經理——楊穎宇,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表不當言論。


雖然該委員會主席劉智鵬稱,委員會負責跟進考試後、批改的檢討工作,提出修訂評核設計的建議,不觸及擬題,但也反映出考評局內的人員可能——素質參差。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16)


由此引發的當然不止一種聲音,圍繞此事的爭辯愈演愈烈。


考評局在15號當日的聲明就沒有明確承認錯誤,強調自己出題的合理性:

image.png

(圖文來源:頭條日報,5.15)


對於為何試題中的兩則材料看似一面倒地支持「利」方面的論述,考評局前秘書長這麼說: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16)


有些歷史科教師也持類似觀點: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15)


但話音未落,考評局又改口風,說是題型合理,承認套入侵華歷史不恰當: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16)


正當人們圍繞形式、意圖、立場上的合理性吵得不可開交之時,考評局歷史科委員會主席劉智鵬(還是上面那位)再次一轉態勢,承認這題出得「非常差勁」:

image.png

(圖文來源:香港01,5.20)


考評局左右搖擺的立場讓人看得費解。


所有為試題合理性作辯解的人,都不知是無意還是有意地迴避了一個問題:所謂形式上、意圖上的合理是否能為此題對於民族情感、社會影響的負面影響買單?


能考察學生關於歷史的觀點和思考的方法千千萬萬,為何要選擇一種最有可能觸碰到本就敏感的社會神經的方式去呈現?


關於此題合理性的強辯,其中的「強」是讀第二聲還是第三聲,留給各位自行判斷。


這裡援引教育局副秘書長康陳翠華的一段文字作結:

image.png

(圖文來源:節選自教育局《歷史教育所為何事?》,5.17)


HOW: 爭議二 是否應取消試題?


由於試題社會影響巨大,在15號當日,教育局就發表聲明要求考評局取消該試題: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15)


輿論由此再次分為:支持取消試題的一方,和反對的一方。


支持的一方認為,牽扯到國家民族的事情沒有爭辯的餘地,理應刪除試題,將不良影響降至最低:

image.png

(圖文來源:頭條日報,5.15)


image.png

(圖文來源:節選自明報《鄧飛:是非豈能論利弊》)


而學生的困擾,也確實存在。


但該試題屬於必答題,每個考生在題目上花費了寶貴的考試時間確實是無可避免的事實。而且試題8分的分值幾乎佔了滿分的十分之一,無論是直接取消還是全給滿分都無法全面照顧到所有考生的公平。


因此考生群體等肯定是不願意看到試題被取消的: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明報,5.21)


更有學生團體聯名反對取消試題: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星島,5.18)


試題存廢確實影響大、涉及廣,是否取消試題討論了將近一個星期也未有結論。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條例》,特首是有權直接「DQ」(Disqualify,取消資格)試題的。


取消試題固然會損傷到很大一部分考生的利益,但是造成了這個尷尬局面的又是誰呢?


image.png

(圖文來源:頭條新聞,5.19)


題目被取消後,考評局表示會調整分數,具體做法是參考考生在同一條題目其他部分,或卷一其他題目相同分題的表現估算,選取較高的分數作準。


這當然稱不上是萬全之法。


有些學生可能花了很多心思、時間在這道題上,導致別的地方沒有完美發揮,這樣他們很難會拿到自己期望中的分數,難說是公平。


但正如教育局所言,題目要求對歷史事件的認識,超越學生應有水準,資料片面及具引導性。


如果給分,將歷史題變成閱讀理解題,會產生很壞的倒流效應,嚴重損害學生學習利益,和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不可謂是公正。


image.png

image.png

(圖文來源:無線新聞,5.22)


至此,本次事件告一段落。

但…… 我們真的能讓此次事件就這樣告一段落嗎?


小編:

上一篇: 和你走遍港九新界,香港各大學附近的這些打卡地點值得一遊 上一篇: 「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 全球多國均有國安法,你知道嗎?
技術支持:Teamotto (HK) Limited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