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月有望恢復通關?健康碼要來了嗎?

發佈時間:2020-09-28

九月即將過去,在一系列措施下香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確診數量回落到個位數,學生開學、限聚令放寬、市民的生活也逐漸回歸正軌。健康碼、恢復通關等問題等再次成為全城討論熱點。本文聚焦疫情陰雲漸散下的通關和開學情況。


香港仍未「歸零」


隔壁的澳門,9月23日已經恢復了旅遊簽注辦理。北京澳門周9月26日在北京王府井盛大開幕,想必澳門的旅遊產業已經做好了十一期間接待全國遊客的準備。

image.png


近期的香港:隨著全民檢測的展開,加上一系列嚴格的社交禁令限制措施,香港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說,離歸零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image.png

(圖片來源:now新聞,9.25)


9月以來,確診個案大幅度下降,連續多日 本地新增病例 維持在個位數水平,但仍未「歸零」。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01,9.25)


隨著疫情的緩和,本地「限聚令」也進一步放寬。


9月25日,政府宣佈在維持一定的人數、距離限制和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開放桌遊戲機中心、麻雀天九耍樂處等遊樂場所;以及酒吧及酒館、浴室、主題公園、展覽場所、派對房間、夜店及夜總會、卡拉OK和泳池。限聚令放寬至四人,食肆堂食放寬至四人一枱,營業時間延長至午夜。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9.24)


社交和日常生活逐漸回到正軌,香港市民因疫情緊繃的神經得到緩解。舒了口氣之後,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時候能恢復通關?


萬眾期盼的通關與健康碼


「不通則痛」

日常生活雖然得到恢復,但是通關限制不解除,對於市民的生活、本地經濟止跌來說仍是極大的阻礙。香港恢復通關的日期一再推遲,轉眼已到十月。還是看看隔壁的澳門,「健康碼」打通之後市民來去自由,遊客都要回來了。


「頂唔住」

一封大半年,再不通關,香港許多行業可能要頂不住了。日前香港特區政府公佈,今年首7個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按年跌33.5%。銅鑼灣、旺角等往日的黃金地段,門上張貼一紙結業告示的店鋪隨處可見,許多零售和餐飲店鋪,每天都掙扎在結業邊緣。

image.png

(圖片來源:文匯報,8.4)


旅遊業也是苦不堪言,今年1月至8月訪港旅客數字為354萬多人次,按年下跌近92%,70多家旅行社結業,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黃進達曾形容情況史無前例。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第一副會長史立德:跨境人流須盡快恢復

史立德日前撰文表示,本港近日疫情逐漸放緩,政府早前亦放寬了限聚令,重新開放多個娛樂場所以促進消費,證明香港已具備足夠條件推出健康碼,恢復兩地人員往來及經濟活動。疫情爆發至今已有大半年,各界需求積壓已久。要盡快恢復跨境人流及內地香港兩地經濟活動,積極拓展內地市場,才能讓消費活動維持穩定增長,逐步重塑本港經濟。


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查毅超:支持推健康碼

科技園主席查毅超在接受明報採訪時表示,疫情之下多地封城,出入境或須強制檢疫,對創科發展影響頗大。政府5月允許部分合資格往來內地、澳門或台灣進行研發者豁免檢疫,但小規模豁免難以惠及大多數業界,長遠之計,建議政府推行「健康碼」,希望藉此恢復香港初創與大灣區及東盟國在人流、市場、資金以及科技方面互相交流。

image.png

(查毅超,圖片來源:明報,林靄怡攝)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是時候讓經濟重新出發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在20日的電台節目中說到,第三波肺炎疫情有所紓緩,香港是時候讓經濟重新出發。推行健康碼可以恢復兩地人流,並長遠地推動經濟轉型、再工業化。認為港府應在未來抗疫工作引入更多科技,並加快推動健康碼,在安全有序前提下重開關口,不少跨境家庭與學童都會受惠於政策,同時重振旅遊業。

image.png

(麥美娟,圖片來源:香港01,9.20)


民建聯致函國務院港澳辦:盼盡快推行健康碼

民建聯13名立法會議員9月25日致函國務院港澳辦,稱社會普遍希望粵港澳三地政府盡快達成共識,開通互認健康碼,豁免持健康碼人士隔離檢疫的要求,有序地恢復三地人員的正常往來,並期望港澳辦能提供協助,盡快開通三地健康碼互認的安排。強調粵港澳三地人員往來交流一直十分頻繁,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三地政府各自採取嚴格的口岸檢疫措施,大大限制了三地人員的往來,令許多經商、學習、家庭團聚的人士生活大受影響。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01,9.25)


看來要通關,得先推行健康碼。


特首:健康碼開發已基本完成,待疫情穩定將重啟討論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01,9.25)


9月25日,特首林鄭月娥撰文表示,指香港已遏止了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正把握這段時間,一方面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讓經濟活動及市民正常生活逐步恢復,紓緩企業壓力及市民的抗疫疲勞;另一方面全面檢視防控疫情的各項措施,務求在多方面提升抗疫能力,為更好應對未來疫情做足準備。


她亦提到,「香港健康碼」系統的技術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特區政府在7月初新一波疫情發生前已大致準備就緒,並分別與廣東省和澳門政府磋商,以核酸檢測來達致豁免強制檢疫安排,但有關安排因本地疫情反彈而未能落實。隨着本地疫情漸趨穩定,特區政府會爭取與有關當局重啟討論,早日讓市民成行。


粵方有信心 才可打通健康碼

同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香港在跨境安排上,技術層面已準備就緒,但香港疫情反覆,澳門疫情已「清零」,廣東省的情況亦良好,要待香港疫情穩定,粵方有信心才能打通健康碼。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電台網,9.25)


專家:仍需等待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直言,推行健康碼的主導權不在香港,由於周邊地區會擔心疫情對當地民生、經濟造成影響。他認為,應以無本地個案做指標,而非以無源頭不明個案作標準,因為即使所有確診個案都有源頭,仍不能鬆懈。他解釋個案能否追蹤到源頭,只是反映到個案追蹤的效率及社交距離措施的成效。他續指,由於潛伏期一般有14天,若連續14天都無本地個案,可以視為「清零」。被問到本港何時才可達到這目標,他估計最少一個月後才有望做到,又稱目前最重要的是觀察政府放寬社交距離、復工復課後有無反彈。

image.png

(梁子超,圖片來源:香港01,9.17)


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現階段難以評估本港確診個案宗數何時能歸零,因來歷不明的個案不少,加上政府逐漸放寬措施,疫情隨時有變數。他又稱,若本港要推行健康碼,最理想的條件是連續14天無本地感染。他續稱,倘推出健康碼後,本港疫情再度不穩,健康碼的有效期會被縮短。


image.png

(許樹昌,圖片來源:香港01,9.17)


最樂觀情況:十月中下旬「歸零」

對於本港確診個案何時能歸零,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自言「抱有希望,相信一定會歸零」,時間則視乎政府有多努力找出隱形病人,以及市民有多合作抗疫。他表示,本港第二波疫情需時8至10周令個案歸零;而政府就第三波疫情,於7月15日推出一系列嚴厲的防疫措施,包括禁晚市堂食和口罩令等。由那日開始計算,他估計最快需時12周才可平息第三波疫情,遂推斷最樂觀的情況是10月中至下旬能讓個案數字「歸零」。


image.png

(徐德義,圖片來源:香港01,9.17)


日前,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出席衞生署疫情記者會,被問到是否10月1日會推行健康碼,他指出,健康碼的軟件已經成熟,但何時可以啟用就仍需時間觀察,當兩地政府認為風險低,而且風險相類似時,才可落實。他稱市民毋須集中焦點在何時啟用,重申「當兩地政府都放心,風險到相若、低程度,會開始比較細節的討論,暫時沒到那個時候。」


非常時期,勤學不輟


大學:港大實驗室一研究員確診

image.png

(圖片來源:香港01,9.21)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實驗室一名28歲女研究員9月19日確診新型肺炎,屬源頭不明個案。她曾負責研究已滅活病毒樣本,當局指無證據顯示在實驗室內受感染。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回應查詢時表示,環境樣本包括28歲女研究員的桌面及櫈,當中桌面驗出最多陽性樣本,但強調樣本未必有傳染性。他續稱,41名須檢疫員工,部分人曾處理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樣本,故學院每周安排檢測,未有其他人驗出陽性。對於會否影響實驗室運作,他說有需要時會借調人手,以維持必要及緊急服務,相信大學研究會延誤,但認為應以社區安全為先。


港大22日起部分課程提供面授教學的選擇,學生可選擇回校或於網上上課。有返校的學生稱絕大部分同學仍然選擇網上學習,只有寥寥數名同學回校上課。有教學助理表示出席實體課的學生不多,相信部分學生仍在海外。


中小學及幼兒園:首階段順利

image.png

(圖片來源:明報,李紹昌攝)


本港中學的中一、中五至中六級、小學的小一、小五至小六級及幼稚園高班9月23日恢復面授課堂,教育局表示整體情況大致順利。教育局發言人表示,由於疫情仍然反覆,必須嚴格遵守各項防疫措施。教職員及學生必須時刻佩戴口罩、保持手部衞生和社交距離,每天上學前要量度體溫,如有病征徵便不宜回校,應立即求診。


教育局早前的指引列明,若學校在上課時間獲知有人確診或初步確診,可先安排有密切接觸的師生隔離,並在安全情况下通知家長安排學生放學;新版指引進一步列明,若確診或初步確診者仍在校舍,應安排隔離,並通知衛生防護中心,「一般而言,學校毋須立即安排其他沒有病徵的師生即時離校」


曾有10歲女學生確診的屯門五邑鄒振猷學校,復課當日,有學生戴全面罩返校,亦有家長指會「洗腦式」灌輸防疫知識予子女。校長沈耀光指,原定返校的310多名學生中,約62%人如期回校,38%則選擇繼續在家學習,學校暫定下周二跟隨教育局指示全面復課。


來年DSE或添變數

image.png

(圖片來源:星島,9.22)


中學文憑考試(DSE)報名程序,將於下周一至10月19日進行,又更新考試規則,指將盡可能按時間表內的日期及時間舉行考試,但有關日期或會改動,亦不保證如期舉行,又羅列在示威、暴動及疫情等情況下,所引起的任何延誤、爭議,考評局均不負責,同時可自行酌情決定以其認為有需要方式舉行考試,包括拒絕某部分考生參與考試


考慮到疫情和各種不安定社會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之前考評局曾提出以「等級預測」作為一旦取消文憑試的後備方案,並邀請全港中學提交考生的校內評核分數作研究之用。但預測結果顯示,除英文科有高達七成一的預測準確率以外,不少科目預估與實際成績落差甚大,近兩成半考生在中文及數學科成績被高估,通識教育科更有近千人被「估低」兩級或以上。首度參與研究的選修科目,多科準確率不足一半。


考評局解釋,選修科目整體預測成績因修讀人數較少、學校過去報考次數較少、歷年學校文憑試成績波動較大等因素,準確程度較核心科目略低。秘書長蘇國生稱,研究結果反映按校內評估數據,預測考生文憑試成績仍有限制,只會在逼不得已取消公開試時才會採用,屆時將建議大學收生時更彈性,並參考其他相關表現。


考評局計劃未來每年進行預測等級研究,收集更多校內評估數據,並向學校提供更多具體回饋,增加校內評估的信度與效度。因應疫情,考評局早前已宣布2021年筆試延後考、精簡考試,考評局將就日後疫情反覆再作多手準備

上一篇: 李嘉誠基金會捐出1.7億!關注兩地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發展 上一篇: 這個十一,香港過得不太好……
技術支持:Teamotto (HK) Limited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